返回

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章 卧龙不得其时?那就与天争胜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和心性才决定的。

    诸葛亮同样没有在糜竺的府邸中待太久。

    刘备在汉中临时决定以关羽为中心布局,留给诸葛亮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。

    稍有不慎,刘备的基业就会因此尽毁。

    这也是诸葛亮这段时间废寝忘食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不仅要替刘备布局,还要兼顾钱粮赋税诸杂事,连许靖对诸葛乔的小报告都得花时间去理会。

    到了深夜,诸葛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府邸。

    听到动静的黄月英,利落的走出内屋,给诸葛亮端来温了许久的枣糕和温水。

    见诸葛亮满脸的疲惫,黄月英心疼不已,低声劝道:“郎君,公务要紧,这身体也更要紧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一口枣糕一口温水,片刻间就将枣糕吃完,看向黄月英的眼神多了几分歉意:“让夫人担忧了。乔儿可有睡下?”

    黄月英点头:“傍晚的时候,阿斗来寻乔儿,得知乔儿明日就要去荆州,哭了好久。我见乔儿疲惫,就先让他去睡了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面有欣慰:“乔儿最宠阿斗,这三年以来,阿斗的性格也乐观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公务繁忙,没什么时间去陪阿斗;夫人若有空,私下里可多与阿斗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黄月英压低了声音:“郎君,我知道不该多问,可这心中始终难以释怀。为何非得是乔儿去荆州?”

    诸葛亮欲言又止,最终化为一句坚定的话:“夫人,相信乔儿吧。”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诸葛乔起了个大早,将院中的落叶仔细清扫后,又去附近的水井中挑来井水,将厨房的水缸灌满。

    虽然府邸中有挑水的僮仆,但今日却是不同。

    今日一别,诸葛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返回。

    黄月英同样起了个大早,给诸葛乔准备早膳以及路上食用的枣糕。

    “乔儿,此去荆州路途遥远,别忘记了食寝。到了江陵,记得回信报平安。”黄月英将枣糕包好,小心翼翼的放进诸葛乔的行囊中,细声叮嘱。

    诸葛乔的脸上没有半点不耐,静静的听着黄月英的絮叨,等黄月英将行囊捆好后,这才向黄月英躬身行礼:“孩儿谨遵阿母吩咐,阿母在家,也莫要忘记了食寝。待孩儿去了荆州,就给阿母捉几条襄水的鱼儿回来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心有不忍,但神态却是严肃:“走吧,别让子仲兄在城外久等。”

    离别总是伤感的。

    诸葛乔郑重的向黄月英拜了三拜,狠心转身走出内院。

    若再待在内院,诸葛乔怕自己会忍不住。

    府邸外。

    诸葛亮语气复杂:“乔儿,你若后悔,现在还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出了府邸,诸葛乔也多了泰然和不羁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既然决定了,又岂能后悔?孩儿虽然年幼,可这腰间长剑,也未尝不利!”

    诸葛亮大笑,自怀中取出三个锦囊:“乔儿心志坚韧,我心甚慰啊!这有三个锦囊,若遇事不决,可依次开启。”

    “但我希望,你不用开启锦囊,也能跟平日里完成学业一般,在荆州游刃有余!”

    不同于黄月英那明显的关切和担忧,诸葛亮表达的关切和担忧更隐晦。

    这三个锦囊,是留给诸葛乔保命用的。

    慈母和严父,虽然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,但对即将远行的儿子,那发自内心的真心却不会作假。

    诸葛乔将锦囊贴身藏好,同样大笑:“有阿父当棋手,孩儿在荆州,谁堪敌手?”

    并骑出城。

    糜竺已经在城外静候许久。

    而在糜竺身边,还有个虎头虎脑的少年,正是张飞的长子张苞。

    “阿乔,你来得太慢了!”张苞兴奋的向诸葛乔招手。

    诸葛乔有些意外:“张兄也要去荆州吗?”

    张苞摊了摊手:“本来是不去的,可阿斗深夜来找我,非要我跟你一道去荆州。正好我也有意去荆州见关兴,就决定跟阿乔你同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阿斗人呢?”诸葛乔左右瞧了瞧。

    以诸葛乔跟刘禅的关系,刘禅今日肯定是要来送诸葛乔的,但诸葛乔扫视许久也没见到刘禅。

    张苞指了指城楼:“别看了,正躲城楼上哭鼻子呢!去趟荆州而已,又不是生离死别,至于这么伤感吗?”

    城楼上的刘禅,见诸葛乔的目光袭来,连忙将脑袋缩到了墙壁后,但又忍不住探出头来。

    诸葛乔笑了笑,向城楼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见刘禅不肯出城,诸葛乔又将一个小竹筒递给诸葛亮:“阿父,这是给阿斗的蛐蛐,本来是要亲手给阿斗的。既然阿斗不肯出城,就只好让阿父转送了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无奈:“乔儿,你到底捉了多少蛐蛐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笑道:“这不是怕许长史又将阿斗的蛐蛐给扔了,就多捉了一只。”

    诸葛乔对刘禅的宠溺,在场几人都是见怪不惊了。

    春风吹过,青丝舞动

第2章 卧龙不得其时?那就与天争胜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